网上有关“和邓稼先相像的中国科学家的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和邓稼先相像的中国科学家的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创始人之一。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国外成就:
被世界著名工程师和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称为“无可争议的天才”
美国欲授予其“国家勋章”,但被钱学森拒绝。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授予“荣誉校友”称号,被钱学森拒绝。
世界喷气推进实验室创建者之一。
国内成就: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 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
2:袁隆平(1930年9月1日至今)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在国内有“当代神农氏”、“米神”等称号。
3: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
原名钱秉穹,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的发现者,,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二机部(核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等。
国外成就:
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约里奥先生,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得意弟子。
国内成就: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杰出科学家。
4: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至今)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国外成就:
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祖师爷”。
爱因斯坦称其为:“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二战期间,曾帮助英国首相丘吉尔成功破解德国V-2火箭
国内成就:中国“力学之父”,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并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主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
5: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汉族,江苏太湖西北金坛县城镇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国外成就: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评其为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国内成就:
“中国数学之神”称号
“人民数学家”称号
中国计算机界的两位功勋科学家
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6: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
国外成就:
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
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地质力学创始人
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苏联科学院国外院士
国内成就:
科学救国代表人物之一
北大地质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员会主任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
中国***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7:詹天佑(1861年3月17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朝,汉族,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耶鲁大学学士。
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由于生于清朝末期,与民国初期的战乱年代,因此没能得到多少的国外成就,但是无论英国人如何抹杀与窃取他的成果,也无法掩盖其才华与贡献。
8: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土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以茅以升为首的我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在钱塘江上建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在中国桥梁工程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国外成就:
美国工程院院士
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
卡内基·梅隆大学“卓越校友”奖章获得者
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会员
国内成就:
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大学唐山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建国后,历任北方交通大学(由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协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中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
9: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清朝末期科学救国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国外成就:
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国内成就:
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10: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华罗庚的得意弟子。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以此纪念。另有相关影视作品以陈景润为名。
国外成就:
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破解者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称号获得者
安德烈·韦伊评价其:“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国内成就:
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
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的贡献故事(如邓稼先)
钱三强 ;钱骥 ;姚桐斌; 赵九章; 邓稼先 ;王淦昌;彭桓武 ;程开甲 ;黄纬禄 ;屠守锷 ;钱学森; 周光召 ;杨嘉墀; 陈能宽 ;陈芳允 ;吴自良 ;任新民; 孙家栋 ;朱光亚; 王希季 ;王大珩 ;于敏。
郭永怀
1、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 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
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2、钱骥
钱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
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院“651”人造卫星设计院技术负责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扩展资料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奖章直径80毫米,为99.9%黄金所制,重约515克。奖章主体图案以五星、长城、橄榄枝和光芒组成。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授予23人,主要授予三个方面的人员,航空航天、核武开发、国防科技中有重特大贡献的人。
截至2019年1月16日,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有3人: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
1、邓世昌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2、陈独秀
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在大革命中,陈独秀多次反对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独立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共产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令压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引起党内外轰动。
3、钱学森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
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中国著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1958年加入中国***。
着作有《中国地质学》、《地 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5、袁隆平
袁隆平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其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
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
关于“和邓稼先相像的中国科学家的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道康号的签约作者“崔蕴轩”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和邓稼先相像的中国科学家的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和邓稼先相像的中国科学家的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和邓稼先相像的中国科学家的资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