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是如何计算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是如何计算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通常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预计净残值率公式:净残值率=净残值/原值 (净残值在5%以内计提)
固定资产折旧预计净残值率:
1、年限平均法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2、工作量法=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100%
3、双倍余额递减法 =2/预计使用年限*100%
4、年数总和法=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扩展资料: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在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应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并调整已计提折旧额,作为当月的成本费用处理。
2、如果在年度内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应按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调整原来已计提折旧额,同时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各项目。
3、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根据调整后的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企业所选择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4、接受捐赠旧的固定资产和盘盈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中应扣除估计的折旧金额。
百度百科-预计净残值率
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残值率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1、预计净残值率计算公式:
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100%。净残值率一般原按资产原值的3%~5%确定。现在统一为净残值率5%。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以上规定与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一致。
因此,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般在5%以内掌握。外资企业10%,至于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选择应由企业决定,如果会计上的计提折旧年限和税法上的不一致时,年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要调整。
固定资产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3、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4、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5、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关于“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是如何计算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道康号的签约作者“映天”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是如何计算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是如何计算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是如何计算的?》内容很有帮助